当前位置: 首页 >> 热点分析 >> 农贸市场建筑设计的共享理念

    农贸市场建筑设计的共享理念

    共享的概念就被广泛提出和应用,拿一座城市的空间建设来展开,在公共服务设施与人群对空间组织的使用上,应用了建筑共享理念。

      一、建筑共享理念在城市建设及商业领域的定义

      自古以来,共享的概念就被广泛提出和应用,拿一座城市的空间建设来展开,在公共服务设施与人群对空间组织的使用上,就普遍应用了建筑共享理念。建筑共享在活动平衡、社交空间、公共功能等方面呈现层级体现的关系。Christopher·Alexander提出的网络习惯城市结构,现今此研究理论仍在对城市的多样化复杂结合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建筑学、城市规划学的学者领域受到关注。

      公共空间制造了人与人相遇、沟通的浪漫与美好。

      二、建筑共享思维在农贸市场设计中的意义

      1、可提高服务设施的完备性和利用率。

      2、专用设施改为共享设施可节约造价成本。

      3、符合资源共享的城市发展理念。

      三、建筑共享理念在农贸市场设计中的具体表现

      1、蔬菜整理间;也可称整理区,是蔬菜等摊位需要用到的服务设施之一。蔬菜等菜品每天需要经过精心的清洗、整理、除杂后,方可上市,设置公用的蔬菜整理间可以有效防止污水、杂物出现在市场的各个角落,在蔬菜整理间内统一使用、统一清洁,十分方便。

      2、熟食营业房的预进间;熟食营业房按设计规范,须设置预进间,但预进间的空间必然会占用熟食摊位的经营空间,如何做到空间利用率最大化,既满足预进间的规范,又可以尽可能不占用熟食台面的展示面?佰映设计运用对市场的专业化理解,引入共享预进间的设计理念,有效兼顾了设计规范和摊位展示面,让熟食营业房的利用率最大化。

      (如图所示,为4个熟食营业房,共用2个预进间的规划)

      3、经营户之家;在市场内设置经营户之家,能够高效解决经营户的休息、饮食、备勤等日常作息,这也是市场内共享空间的代表设施。

      如下为市场经营户之家管理规定范例:

      (1)、遵守秩序,保持经营户之家通畅,不嘈杂、不拥挤。

      (2)、讲究卫生,遵守市场卫生规定,厨房垃圾不得随意丢弃,按垃圾分类要求投放到相应垃圾桶,及时清理自己所产生的垃圾(包括台面卫生)。

      (3)、规范使用,严禁炒菜,合理规范使用设施设备,不得随意损坏更不得搬出经营户之家,规范用电不乱接线,注意用电安全。不得将剩饭、剩菜等随意抛洒或倒入水池内以防堵塞。

      (4)、物品摆放,台面上的需摆放到指定位置,摆放的电器整齐规范,同时保持摆放的物品干净整洁,严禁将一些杂物堆放在经营户之家。

      (5)、请节约用水,用电,严禁在经营户之家吸烟。

      (6)、不得将破损的电饭煲、线等有安全隐患的电器带入经营户之家。

      4、体验式共享厨房

      共享式厨房,又叫“o2o”厨房,或者“互联网+”厨房,它的萌芽与快速发展,源于互利互惠。不少闲置的家庭厨房赚得了收益,工作忙碌的人们享受到了在家吃饭、吃家常菜的温馨。

      市场内亦是如此,市场的共享厨房成为连接家庭厨房和都市白领的餐饮O2O共享平台。市场特有的亲子模式“家庭共享厨房”,通过O2O平台将家庭厨房与用餐需求结合起来,一方面让吃腻了餐馆饭店的上班族带着孩子品尝到“家的味道”,在周末进行一轮亲子互动,另一方面也可让退休在家的阿姨们赚些外快。

      5、平台配送的资源、渠道嫁接

      使用线上买菜商城是今天比较常见的生活方式,可以分为不以市场为发起方和以市场为发起方两大类型。其中不以市场为载体的通用型线上配送平台,有叮咚买菜等,其自身类似美团外卖模式;以市场为载体的线上配送则借助不同的平台来实现。

      各种外卖平台成为了首选,美团、饿了么,都已经有一定品牌知名度,至少10个人当中有9个都听说过,有5个都使用过。而靠市场方自身努力来开发的平台,则100个人当中也不一定有一个人知道。那么以市场为发起方的线上卖菜模式究竟如何借助外卖平台来实现呢?它的交易流程模式如下:

      在这5个步骤当中,最难推广的第一步变得更加容易入门,因为外卖平台的手机APP在大部分没时间去菜场买菜的年轻人手机上几乎都有。通过外卖平台下单后,以农贸市场设计为发起方的优势也能够得到突显。

      市场内只要设置一个采购员职位就可以实现订单菜品的选购和打包,加之管控到位,就可以和外卖平台的配送员无缝衔接。市场和外卖平台联合,打造线上买菜模式,将会成为流行趋势,具备高度的可复制性。

    本文禁止任何转载、摘录行为,违者必究其法律责任。

    本站使用百度智能门户搭建 管理登录
    浙ICP备19010041号-3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12221号